明学沙龙举行“匠心筑梦 劳模寻根”专题活动
发布时间: 2019-05-07 浏览次数: 145

  

4月29日,明学沙龙第11期“五一”国际劳动节“匠心筑梦 劳模寻根”专题活动举行。荣获“大国工匠”、全国劳模、全国“最美职工”称号的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周东红,应邀担任主讲嘉宾,全校200多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周红东围绕“我的工匠之路”,从“我与宣纸”、“我与劳动”以及“工匠精神”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他自己如何从一名默默无闻普通的农民转变为家喻户晓的“大国工匠”坎坷人生路。他向同学们介绍了“宣纸”文化。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行业特殊性,宣纸生产常常是重复的动作和长时间的作业。在108道制作工序里,“捞纸”工序的技术要求最高。“为了使其手感好,厚度合适,均匀度一致,常常从凌晨工作到下午。”凭着这样一双手,掌握了厂里100多种宣纸制作的技术要领,熟悉100多种水浆动态,练就100多种分寸得当的手感,体味100多种细微差别,也就是这双手最终成就了“大国工匠”称号。他说,“和他一起入选大国工匠的有蛟龙号首席钳工技师,有为火箭发动机焊接的焊工。他们都有一个特质,就是坚持到底做好一件简单的事,那就是不简单的人。”

对于劳动,周东红认为,虽然他从事的工作只是宣纸生产过程中的一道工序,但看起来很简单的一捞一提的动作,却需要多年经验的沉淀,这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更需要“耐得住寂寞”。他说,“这三十年来,我捞的每一刀纸误差都不超过一两,劳动造就了我的手艺。”

最后,周东红结合宣纸技艺传承畅谈了“工匠精神”的内涵。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作为当代青年,传承宣纸技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都应当贡献自己的力量,使其发出夺目光彩。“把一件普通的工作做到不普通,把一件小事做到精益求精,也会有光荣的一天;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就是工匠精神。”

本次活动由党委学工部主办。

  

 文/图 党委学工部